学习心得

弘扬延安精神 助推非公企业科学发展

“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延安时期的特殊环境下,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它由延安时期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衍化而来,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特征。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和在党领导下的非公企业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宏伟目标联系起来,与“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和谐四川”等工作目标结合起来,和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企业生产经营等具体目标融合起来。总之,赋予“延安精神”新的内涵,是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   

  弘扬“延安精神”是非公企业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的需要。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就是因为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样,我国非公企业的改革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今日之成就,关键依然还是依靠党的政治领导。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开展“创先争优”,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保证了企业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

  弘扬“延安精神”是坚定搞好非公企业的信念和决心的需要。当前,虽然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来加以解决。但是党和政府为了保持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促进非公企业经济发展的政策。面对暂时的困难,我们非公企业就需要弘扬“延安精神”,坚定搞好非公企业的信念和决心,以加快振兴民族工业和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为己任,卧薪尝胆,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奋起直追,不断开创非公企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弘扬“延安精神”是保持非公企业发展原动力的需要。保持创新的意识和奋斗的精神,是推进非公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当前,非公企业面对的竞争远不单纯是管理水平的竞争,更包含着技术的竞争,既有国内同行业企业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国际上的竞争,面对国外对一些重大技术装备关键先进核心技术的封锁,我们要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快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来提高我国非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不管是什么创新,我们都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把保持永恒的创新意识和奋斗精神作为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突出重围的重要法宝。

  弘扬“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现实需要。“延安精神”给了我们非公企业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成就一项伟业,做成一件事情,都必须要有群众观点,学会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这是延安精神丰富的内涵之一。追逐更多的利润是很多企业存在的根本目标,但一个企业若想做强做大做优,若想做成“百年老店”,就必须意识到,一切追求利润的行为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能够获得最广泛的支持,使更广泛的人或团体能够获益。这里不仅要有政府的支持、资本的支持、客户的支持以及社会舆论的支持等等,更重要的是要有广大职工群众的支持。非公企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实践证明,只有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企业才能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在困境中崛起,越办越好,越搞越活,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这次在延安的学习,使我在人生历程中得到一次思想认识上的净化和升华。在面对震古烁今的“延安精神”的同时,既要看到它的源与流,也要看到它的未来走向。到企业后,我要将延安精神向每位员工传达,使大家“存之于心,践之于行”。把大家对“延安精神”的每一次感动、感叹和感悟,化作努力进取、敬业奉献的实际行动,共同促进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共同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理想信念专题研修班学员 刘志刚)